新闻资讯 NEWS■
哑资源,新智联
一、 物联网建设
我国当前主要推广的物联网技术标准是NB-IoT,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积极支持,并从2017年开始在300多个城市进行大规模部署。截至2017,NB-IoT基站规模已达到40万个,连接数超过2000万。预计到2020年,建设规模将超过150万个,连接数将超过6亿。中国在物联网建设方面目前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基础网络的逐步完善,物联网业务应用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迎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整个产业体系和规模已经基本明确,2017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到万亿元级别,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物联网业务应用,尤其是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将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产业链各方结合运营难点和痛点,不断探索应用突破口。
二、 运营痛点
通过在原有信息节点上增加智能网关设备,运营商可以将哑资源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处理。该设备内置物联网的通信模块和传感器,并通过手机APP和专业网络运营平台进行管理。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现有运维效率,因此得到了运营商的认可和赞赏。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哑资源管理的三大难点如下:1、原有的网络信息节点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具有网络规模效应,随着节点数量的不断增长,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呈现指数级的增长;2、现场终端设备无法实现联网,甚至缺乏电源接入,传统的联网方式并不便捷;3、日常业务通常需要人员到现场执行,效率较低,且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强。
针对哑资源管理中的难点和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智能化改造方案:1、实施现场权限管理;2、进行现场信息节点的状态管理;3、优化现场业务操作管理。通过物联网智能化技术,解决哑资源现场管理中的问题,确保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每个哑资源的现场状态、物理信息和实际情况。
目前针对哑资源改造的具体步骤:
1、通过智能化改造,特别是采用智能电子锁芯,可以将原有的哑资源电子锁转变为智能电子锁,实现现场权限管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现场管理权限可以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授权和管理,现场人员可以使用手机应用或电子钥匙进行开启和管理,实现有记录可查、依法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提高现场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利用物联网智能网关,可以及时收集哑资源的状态、地理位置、温湿度、震动位移等现场环境信息,并通过专业的物联网平台,让管理者轻松现场的实时情况。"三管"策略——告警管理、权限管理、业务管理,能够全面了解哑资源的现场信息。此外,系统平台自动生成的巡检工单能在短时间内轮询大量设备信息及现场状态,显著减少传统人工巡检等现场操作工作,从而迅速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3、通过整合现有的工单和资产管理系统,并开发定制的业务管理模块,可以将常规的人工任务通过系统平台分发到现场人员的移动应用程序上。这种方式确保了现场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任务,同时平台也能够及时更新决策信息,从而加速业务流程和提升工作效率。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551-62527308 | 13721057435
联系邮箱:ahwpiot@163.com
RFID,智能资产,哑资源,光网络,NFC,管线,光缆普查,ODN,光缆敲击,设施点,采集枪,电子标签,电子标识,法兰盘,一体化托盘,端口标签,光跳纤,跳纤雷达,纤芯端子,摸纤机器人,对纤仪,寻线仪,智慧仓储,继电器,控制器,智能终端,实验平台,储能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