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问题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我国通信网络资源数量陡增,其管理的难度和通信网络的故障排除显得愈发困难。目前,我国通信网络资源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还缺乏智能性,不能满足未来通信网络管理的应用需求。如何利用智能化手段,提高通信网络资源运行效率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水平总体情况
1、通信系统各主要节点管理现状
通信系统中的主要节点包括通信机房、基站站点和数据中心(IDC)等。
在通信机房和基站站点方面,中国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运营了大量的通信机房和基站站点,仅中国铁塔公司的塔类站址就超过200万个。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于通信机房和基站站点的运维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主流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一般采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的组合,主要监测机房内的动力设备和环境等。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通信机房和基站站点的供配电、UPS、空调、消防、漏水、温湿度和安防等方面的监测功能。
在数据中心方面,与通信机房有明显差别。数据中心具有规模大、能耗高、规格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大型数据中心多数部署了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根据需要选择功能。除了具备动力环境监控功能外,DCIM还提供数据中心整体管理视图,包括监控、自动化、能源管理、容量规划和优化设计等功能。
2、通信网络“哑资源”管理现状
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无法自动上报信息的通信网络资源被称为“哑资源”,例如光缆、电缆、管井资源以及光纤分配网络(ODN)交接配线界面的纤及端口资源等。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针对通信网络“哑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智能ODN是传统ODN的智能化升级版,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并且产品也趋于成熟,已经有了典型的应用案例。光缆监测系统主要用于主干光缆、长途光缆等重要线路,目前我国基本可以实现对光缆的光功率进行7×24小时的实时监控,并可以准确给出故障点所在位置。智能管井资源管理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开始试点应用。通过使用RFID标签对井、地埋管进行智能化管理,管理者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到管井的资源使用状况,避免资源浪费并及时进行补充建设。
通信网络资源精细化管理面临的难点分析
1. 数据资源复杂分散,增加网络运行难度。传统通信网由多个网络组成,设备种类多样,无法进行分类管理,给网络运行带来困难。此外,不同网络系统采用不同设备,导致数据分散复杂,增加了网络维护难度。当前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仍采用人工方式,电子化水平较低,导致设备运行速度变慢,给用户业务开展带来阻碍,同时也严重浪费网络资源。
2. 各专业网管独立,配置容易出错。各专业网管独立运营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资源,不利于通信事业的智能化发展。目前情况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通信业务,只有进行合理的资源管理,才能提高通信业务的发展水平。
3. 人工操作主导不利于通信业务发展。传统通信设备管理依赖人工模式,但这种模式管理效果有限,一旦记录错误就需要进行修改,浪费物力和人力,并且增加误差。
总体而言,我国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对通信事业的发展不利。
通信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
智能化管理在通信网络资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能够提升通信基础设施运维效率,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智能化的通信基础设施可以实现自动化运维、实时运维、故障预警、故障准确定位,并且减少运维人员数量,降低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推动通信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业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助力通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智能化管理可以提升对通信基础设施中“哑资源”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源效能。通过智能化手段对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哑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实时监测“哑资源”的使用状态释放误占用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避免资源闲置和重复建设,并且及时了解资源数量,有针对性地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策略与建议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双千兆”网络建设的全面部署,我国通信网络资源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管理多样的网络资源,保护网络建设投资并支撑市场发展,现代化企业的高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未来,为确保通信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智能化管理。
1、确保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的基础稳固。首先,建立通信网络资源身份标识体系,为不同的通信网络资源赋予全网唯一的身份认证编码,例如二维码等。资源身份标识编码需涵盖资源从规划设计到退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其次,建立数据溯源体系,由于资源编码信息能够嵌套相关资源的关联信息,因此确保资源编码信息能够准确反映资源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从而夯实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的基础。
2、建设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平台。随着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的演进,网络融合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各专业网络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模糊。为此,需要以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专业网络资源统一管理为理念,建立通信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将满足各类不同入口的需求,提供全程全网、端到端的通信网络资源视图。
3、扩展和深化智能ODN方案的应用。一方面,利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推动基于光虹膜等技术在乡村基础电信网络中的应用和部署,实现对光纤网络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解决乡村基础电信网络资源统筹管理的难题。另一方面,在城市和产业专用光纤通信网络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提高智能ODN方案的关键能力,让“哑资源”真正发挥价值。